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0
自我挑戰組

用 Dify 打造一個 AI 個人助理系列 第 12

Day 12:了解 RAG 與 Dify 的應用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今天主要是想搞懂一個我之前常看到但不太懂的詞 —— RAG(Retrieval-Augmented Generation)。很多人都說這是讓 AI 更「懂資料」的關鍵技術,而 Dify 其實就是把它整合得很完整的平台。

RAG 的意思其實很簡單,可以拆成兩部分:

  1. Retrieval(檢索):AI 先從資料庫或知識庫裡找出跟問題有關的內容。
  2. Augmented Generation(增強生成):再用這些找到的內容去輔助模型回答,讓回答更準、更有依據。

以前模型回答問題都是「靠記憶」,現在變成「先查資料再回答」,這就是 RAG 的差別。

我在 Dify 裡的實作:開啟我之前的小助理,確認已經連上知識庫。問它一題我資料裡才有的:「請說明 HL7 FHIR 的主要結構。」然後我再開開發者模式(Dify 有顯示檢索結果的地方),看到它真的先去「檢索」資料庫內容,再把結果整合回回答裡。

這時我就理解:
知識庫 = 資料來源
模型 = 說話的人
RAG = 把資料給模型看,再請它講出完整答案

心得
以前我以為 AI 的厲害在於「它知道很多」,
但其實真正厲害的是「它會去查、會用資料說話」。
今天學完 RAG,我覺得 Dify 不只是聊天平台,它更像是一個「AI 知識應用框架」。
如果以後我把課程筆記、報告、資料都放進去,我就能做出一個懂醫資內容的 AI 助理。


上一篇
Day 11:嘗試多輪對話記憶(Memory 功能)
下一篇
Day 13:測試 Dify Agent(工具調用)
系列文
用 Dify 打造一個 AI 個人助理30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